強勢如“兩樂”,也有煩惱。昨日,據美國媒體Politico報道,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正接受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初步調查,原因是它們在軟飲料市場可能存在價格歧視行為。知情人士表示,調查還在初步階段,至少在過去一個月里,F(xiàn)TC一直在接觸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大型零售商,尋求有關他們如何采購軟飲料和定價的數據及其他信息。
強勢如“兩樂”,也有煩惱。
昨日,據美國媒體Politico報道,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正接受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初步調查,原因是它們在軟飲料市場可能存在價格歧視行為。知情人士表示,調查還在初步階段,至少在過去一個月里,F(xiàn)TC一直在接觸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大型零售商,尋求有關他們如何采購軟飲料和定價的數據及其他信息。
Politico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這兩家公司因涉嫌違反《羅賓遜-帕特曼法案》而接受調查。這項法律禁止供應商以提供較低價格的方式偏袒大零售商而歧視小零售商,其目的是在小型零售商和大型連鎖店之間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公開信息顯示,F(xiàn)TC是除美國司法部外,該國另一大反壟斷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F(xiàn)任主席Lina Khan上任之后的一個目標,就是要利用重大挑戰(zhàn)性的反壟斷調查和訴訟,來擴大FTC的執(zhí)法權限。最新跡象表明,這個目標不再是紙上談兵。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羅賓遜-帕特曼法案》已有數十年歷史、但基本上處于休眠狀態(tài)。在被視為“反壟斷斗士”的FTC主席Lina Khan的領導下,F(xiàn)TC深入研究了反壟斷策略,重新搬出了這項沉寂已久的法律,希望能限制超大型公司的增長,監(jiān)管目標從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到更傳統(tǒng)的財富500強企業(yè),如百事和可口可樂。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反壟斷法也禁止大型連鎖店和連鎖店對小企業(yè)進行價格歧視。
對于此番調查,有觀點認為,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下,中小企業(yè)提供的價格上升,而大的零售商可以利用規(guī)模經濟來壓低價格并縮小企業(yè)的營業(yè)額。不過,也有批評者表示,該處罰實際上有相反的預期效果,雖然它會促進小企業(yè),但它也會提高連鎖販賣業(yè)者的價格,從而損害到消費者。
加美財經(CAUS)引述喬治梅森大學莫卡特斯中心高級研究員的奧爾登·阿博特(Alden Abbott)觀點表示:“提起更多《羅賓遜-帕特曼法案》案件,將提高最低收入消費者的價格成本?!卑⒉┨卣f,這是一項“特殊利益法”,旨在支持小企業(yè)。
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食品消費價格指數(CPI)在2021年上漲了6.3%。其中,非酒精飲料的價格則從2020年到2021年上浮了5.2%,比此前一年的4.4%的漲幅更大。對此,美國政府認為,通貨膨脹與食品供應商數量的減少之間存在聯(lián)系。
根據經濟學理論,較高的行業(yè)集中度將使企業(yè)有更多的權力來制定價格,并增加了其操縱價格或市場的可能性。一般來說,當前四家公司控制了40%以上的市場,這一市場就具有“寡頭壟斷”的可能性。
據2021年市場調查,可口可樂占美國碳酸飲料4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百事,占26%。兩者幾乎壟斷了全美的碳酸飲料市場,“可樂”更成為兩間公司的代名詞。業(yè)內觀點認為,考慮到汽水產品的統(tǒng)一性,對FTC來說,針對“可樂”的定價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測試案例。曾經收購匯源果汁,因被我國商務部反壟斷法審查而告吹的可口可樂,在“大本營”市場也將面臨不小的反壟斷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