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推新連鎖品牌“零食頑家”,暗藏哪些危機,未來路在何方?作為高端零食領導品牌的良品鋪子近期又推出了新連鎖品牌“零食頑家”,目前已在武漢開出兩家門店,而對于新型零食連鎖拓展業(yè)務,良品鋪子的野心日益顯露。
良品鋪子推新連鎖品牌“零食頑家”,暗藏哪些危機,未來路在何方?
作為高端零食領導品牌的良品鋪子近期又推出了新連鎖品牌“零食頑家”,目前已在武漢開出兩家門店,而對于新型零食連鎖拓展業(yè)務,良品鋪子的野心日益顯露。
事實上,這已不是良品鋪子首次進攻新型零食連鎖業(yè)務,其早在上市后就吹響了進軍各細分領域的號角。在如今的市場環(huán)境下,從不缺零食品牌,缺的是消費者,品牌如何精準拿捏消費者就成了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休閑零食領域闖蕩十年有余的良品鋪子,在這條路上又走的如何,是否全鏈跑通了高端零食賽道?
據數(shù)據顯示,2016—2021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從8224億元提升至1401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1%以上,2022年市場規(guī)模趕超15000億元。
休閑零食領域看似是藍海一片,但實際上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且同質化嚴重,價格戰(zhàn)的硝煙漫天彌漫。尤其是前有三只松鼠、百草味這樣的零食巨頭攔路,后又有各路網紅電商零食品牌乘勝追擊,良品鋪子的日子并不好過。為了跳脫出行業(yè)困境,它開始謀求在細分市場上的深耕細作,逐漸構建差異化優(yōu)勢壁壘。
早在2020年,良品鋪子就發(fā)布了首個專門聚焦兒童零食的子品牌“良品小食仙”,以深耕兒童零食細分市場。在產品研發(fā)上,子品牌更注重對營養(yǎng)口味的追求,繼而推出營養(yǎng)健康棒棒糖系列、小兔山楂棒等。除了適合兒童食用的單品推出,良品鋪子還打造出適合3-12歲兒童進行自主選購體驗及趣味互動游戲的兒童專屬“食育樂園”,將兒童零食作為鏈接家庭情感的重要社交工具,推動兒童食品產業(yè)升級。
除此之外,良品鋪子這兩年還相繼推出了針對銀發(fā)族的中老年人(糖尿病)低GI零食系列、針對健身族的健身代餐零食子品牌“良品飛揚”。甚至還有針對年輕人防脫發(fā)、補氣血、美容的需求,結合中式滋補的爆漿芝麻丸、燕窩小椰燉系列。雖然這些零食新品本身的理療食品含量不高,但價格相對低廉。它一方面拉低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嘗試門檻,另一方面將休閑零食從可選消費品變?yōu)楦哳l必需品,讓消費者形成持續(xù)的購買習慣。
不難看出,良品鋪子通過深耕細分市場促進不同客群的滲透,以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品來帶動消費市場的增長。據統(tǒng)計,良品鋪子在2021年全年推出新品565款,33個SPU,產品品類覆蓋15個大類,全渠道擁有SKU1555個,良品鋪子不斷聚焦各品類的開發(fā),優(yōu)化產品矩陣在渠道、在產品上搶占競爭優(yōu)勢。
而此次推新的連鎖品牌“零食頑家”旨在拓展新型零食連鎖業(yè)務對市場做進一步深耕,在提升產品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加大線下門店開拓的速度和規(guī)模,擴張在銷售端的市場份額。而“零食頑家”作為一家零食集合店,除了簡單粗暴的賣貨本身外,更注重于整合供應和加盟商資源,實現(xiàn)1+1>2的協(xié)同賦能效應。
由此看來,在休閑零食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搶占線下渠道、擴充細分市場對于良品鋪子來講至關重要,這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不可小覷的業(yè)務增長點。
當回顧三只松鼠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在線下門店的投入占比不容小覷,而彼時的高速增長大多來自于由線下渠道所積攢的流量。
2006年,良品鋪子在武漢開啟了第一家線下門店,它起初只是一家僅有60余SKU 的零食小門店。除了高舉高打的免費試吃活動外,更重要的是品牌理念的升級,彼時“零食”被改為流行叫法“休閑零食”,“讓嘴巴跟著去旅行”被確立為品牌廣告詞,這讓良品鋪子在武漢率先打開市場,同年發(fā)展到6家門店,2007年已發(fā)展到28家門店。
良品鋪子在早年也是隨著市場紅利高速發(fā)展,2020年便成功登陸A股,成為上交所第一家遠程視頻上市企業(yè)。資本的介入為良品鋪子帶來的是急劇的擴張,截止至2021年3月底,公司在全國擁有2746家線下門店,分布在22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79個城市。
然而在良品鋪子上市剛滿一周年,高瓴資本便開啟迅速減持模式,從2017年原有的4680.03萬股,占總股本11.67%,再到如今合計持有公司股票 22,290,02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5.56%。
這大抵是因為良品鋪子近年受市場環(huán)境影響毛利潤逐漸下滑,股價斷崖式下跌,原先的86.77元/股的高點已蒸發(fā)過半。面對良品鋪子自疫情以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而良品鋪子的短期投資回報率又并不樂觀,這就導致資本的熱情迅速退散,甚至有資本逐漸拋棄曾經“舊愛”之勢。
所以良品鋪子的實際情況并不像表上面那樣風光,線下大規(guī)模開店也是開啟“自救”的方式之一,事實證明這種方式確實奏效。從良品鋪子2022年第一季度線上線下的銷售額來看,線上渠道銷售額17.85億元,同比增長20%,線下渠道銷售額14.89億元,同比增長13%。即使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良品鋪子線下渠道的銷售增長還是絲毫不遜色。
而針對線下良品鋪子實施了門店精細化管理,用戶精細化運營,以搭建自身的用戶池獲得高轉化、高回頭率的客戶資源,以直接提升銷售額。
不得不說良品鋪子是流量的高端玩家,除了對線下店鋪的不斷加碼積攢客源外,它在私域流量上也做到了各種玩轉。
首先,在門店引流上,在付款時會引導用戶添加企業(yè)微信入會,進而加入社群,社群會定時發(fā)布優(yōu)惠福利券給到用戶。除了微信群外,良品鋪子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抖音等渠道也承擔了引流至社群的作用。據統(tǒng)計,良品鋪子的私域社群用戶超210萬,由于這些用戶大多購買過良品鋪子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忠誠度,熟客復購給良品鋪子帶來直接的轉化。
除了注重私域的搭建,良品鋪子在銷售投入上也毫不手軟。據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1年間,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0.55億、12.4億、15.81億、12.88億、16.72億元,占營收比例均超15%。
于是我們經常能看到良品鋪子冠名植入各大綜藝影視劇、以及大手筆的品牌代言。從《創(chuàng)造營2019》到《精英律師》,再到《潮流合伙人》,還有《披荊斬棘的哥哥》,并邀請到節(jié)目嘉賓李承鉉、張智霖作為品牌大使。后續(xù)又在抖音開啟直播和挑戰(zhàn)賽擴大品牌曝光和銷售轉化,以此樹立起良品鋪子“高品質”、“高顏值”、“高體驗”的品牌形象,迎合年輕消費者持續(xù)升級的消費要求。
而在營銷上的加大投入,勢必會縮減在其他方面的費用,良品鋪子選擇的是縮減研發(fā)上的費用。據統(tǒng)計,良品鋪子2021年在研發(fā)上的投入總額僅占營業(yè)收入的0.43%,相較于百草味和三只松鼠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微乎其微,這就導致了良品鋪子在品類上不斷擴充卻難出精品。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如果產品本身的品質跟不上宣傳,那么就會演變成空喊高端口號。
對比下,三只松鼠才真正走的精品路線,它以堅果這一產品類別撬動市場,還在2020年削減到了300個sku。反觀良品鋪子的全渠道sku高達1300多個,這雖能對細分市場進行搶占,數(shù)量偏多卻難讓消費者形成獨特記憶點。于是良品鋪子品類、包裝越玩越花哨,消費者體驗卻跟不上就成了必然,隨即帶來的是消費者的逐漸流失以及銷售額的日益下滑。
如今的休閑零食市場頭部品牌間業(yè)績分化加劇,資本也逐漸趨于理性,已逐漸從增量階段過渡到存量階段。面對市場硝煙,良品鋪子能否突圍成長,再續(xù)往日輝煌,還要看良品鋪子自身的硬實力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