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挖掘,中國市場永遠不缺機遇。
時隔2年,會員制倉儲式賣場開市客又要在中國大陸開新門店了。12月8日,開市客蘇州店將正式開門迎客。
2019年之前,開市客并未在中國大陸開設過門店,但近年來明顯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先后在上海浦東、蘇州、深圳、杭州、寧波、南京等地簽約拿地或簽署投資協議。
這樣的投資節(jié)奏,是因為開市客最近才發(fā)現中國市場的潛力嗎?顯然不是。眾多國際商超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開拓數十年,不少賺得盆滿缽滿,開市客不可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于,會員制倉儲式賣場運營模式時至今日才真正在中國市場迎來黃金發(fā)展期。
付費會員制賣場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一直不溫不火。不少企業(yè)嘗試后均以失敗關門告終。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會員制倉儲式賣場不是靠商品,而是靠會員服務盈利。但是中國消費者長期習慣為商品付費,卻不習慣為服務付費。再如,美國等國家的倉儲式超市大多開在城市郊區(qū),土地和建筑成本相對較低,對停車場等物業(yè)配套要求卻很高;中國消費者則更喜歡去繁華的鬧市區(qū)消費,可倉儲式超市大多難以在鬧市區(qū)找到合適的地方開店。
近年來,這些因素正在發(fā)生變化。中國消費者購買力顯著提升,許多家庭開始習慣于大批量采購。隨著中國一、二線城市人口規(guī)模的提升,城市開發(fā)范圍越來越大,昔日的郊區(qū)正在吸引大量的人流,給會員制倉儲式賣場選址帶來了更多可能。家庭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也讓消費者的大批量購物不必局限于家門口。此外,受互聯網平臺推動等因素的影響,付費買會員、買服務在中國市場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看到這些趨勢的不僅有開市客。麥德龍近日也宣布,今年年底前全面升級18家會員店,并在全國加速鋪開會員店的建設。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近日也表示,其在中國的付費會員數量已超過400萬,未來將加快在中國市場的開店速度。
由此可見,只要肯挖掘,中國市場永遠不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