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幾

昔日中國最火的網紅書店,這次真的撐不下去了。

今年2月,言幾又關閉了上海虹橋天地店,黯然謝幕。這家店是言幾又在上海地區(qū)僅剩的一家,這表示著品牌已全面退出上海市場。

事實上,頹勢從三年前就開始了。2020年,言幾又陸續(xù)關閉了成都凱德天府店、寧波印象城店等;2021年,言幾又位于廣州的兩家門店關閉、上海虹口瑞虹店也宣布打烊;2022年,正式撤離北京、杭州等區(qū)域。

曾經一座座點亮的城市,如今一座座熄了燈,且走的相當狼狽:拖欠租金和物業(yè)費遭起訴、會員儲值卡退費需要等180天、上海言幾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單,就在本月,該公司又新增3則被執(zhí)行人信息,執(zhí)行標的6400萬余元。

不但如此,言幾又還被央視財經報道,存在大量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等問題。天眼查顯示,僅2022年,涉及言幾又的案件糾紛高達15件,面子里子都蕩然無存。

但被閉店潮席卷的,又何止言幾又一家。2020年,開業(yè)五年的重慶方所書店終止營業(yè),退出重慶市場;2021年,運營了1800多天的鐘書閣上海靜安寺店閉門謝客;而山東省最大的民營獨立書店品牌“如是書店”,其首店也在同年11月宣布閉店;上海漢源匯書店、北京佳作書局798店等知名書店也相繼關門。

曾經一度,在資本和消費者的力挺下,理念新穎、精致光鮮的“網紅書店”迅速出圈,成為各個城市的打卡圣地與時尚中心。

然而,“以色侍人”終不能長久。網紅標簽救不了品牌書店,當濾鏡褪去,那些空有皮囊沒有靈魂,又未能跑通商業(yè)模式的書店,最終只能在虛火中悄然死去。

01 網紅書店卷土重來,靠高顏值走上神壇

網紅書店從誕生到墜落,自繁華初始就埋下伏筆。

往前推溯,中國實體書店的寒潮出現在2007年。彼時,圖書電商當當網在三年間就實現了營業(yè)額510%的強勁增長,京東試圖與其“爭鋒”,雙方打響價格戰(zhàn),對于實體書店的沖擊極為劇烈,業(yè)內哀鴻遍野。

之后,在媒介日新月異的當下,紙質閱讀的吸引力不斷下降,實體書店乏人問津,漸漸淪為中國互聯(lián)網快速發(fā)展的注腳。

多方重壓下,實體書店不得不尋求新出路,翻盤的答案落在了“最美”二字上。2015年前后,在誠品書店的“啟發(fā)”下,言幾又、方所、西西弗、鐘書閣等一批網紅書店相繼涌現,迅速俘獲了年輕人及城市中產的心。

網紅書店令人驚艷的“高顏值”,是首當其沖的殺手锏。擁有“中國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將城市特色別出心裁地融入到了書店布局之中,比如重慶的鐘書閣就包含了山城的創(chuàng)意想法,設計了很多陀螺形狀的書架,從遠處看像一個個擺放書籍的小山峰,十分壯觀。

言幾又同樣不甘示弱,無論是把流線鏡面設計美學玩到極致的廈門萬象城店,還是拿下2020年Architizer A+ Awards三項最終大獎的浙江桐廬店,言幾又在每個城市的門店都格調十足。

就連靠著紅色招牌在全國遍地開花的新華書店,也邀請日本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對一些店面進行了新的設計,求生欲滿滿。

等口碑效應起來后,自然會不停有人趕來打卡、拍照、發(fā)朋友圈,循環(huán)往復,形成病毒式傳播。在小紅書上,關于“最美書店”的筆記多達4萬篇,各種各樣的打卡心得比比皆是。

圖/小紅書

當然,網紅書店的內核也發(fā)生了變化。如果說傳統(tǒng)書店強調的是書籍的販售,那么以言幾又為代表的新興網紅書店,則追求以書作為核心,發(fā)展個性化的生活風格。

到后來,“書店+咖啡+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特色空間”的業(yè)態(tài),基本成了網紅書店的商業(yè)共性,書店面對的不再是讀者,而是消費者。

網紅書店起勢后,資本加入了近來。許多書店品牌接連搶開分店,沒有硝煙的市場“爭奪戰(zhàn)”,打得如火如荼。

在一眾網紅書店中,又屬言幾又風頭最勁。天眼查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僅僅4年時間,言幾又的融資金額高達兩億多元,拿到錢的言幾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大規(guī)模擴張,在成都、重慶、昆明、天津、上海等14座城市開設實體店近60家,全國營業(yè)面積達70000余平方米。鼎盛時期,言幾又的一年進店客流量接近3000萬人次。

在網紅書店各顯神通的“你追我趕”下,書店轉型的道路似乎已然探明。然而,轉型的正確與否需要時間檢驗,過早的繁榮,可能只是泡沫。

02 復合型業(yè)態(tài)埋禍根,問題爆發(fā)導致崩盤

跑馬圈地的狂奔背后,危機悄然而至。

市場規(guī)模的有限性,決定了網紅書店的發(fā)展空間天然不足。中國民營圖書市場并不是巨型市場,2020年營業(yè)總額也不過980億,這對于十四億人口來說,實在不值一提,要知道,中國白酒同期的營收高達5000億。

在蛋糕很小的情況下,國營巨頭新華書店又占據了半壁江山,再加上圖書電商平臺的強勢夾擊,生存尚屬不易,盈利只會更難。

正因為賣書的操作空間不大,所以需要將書店功能多元化、豐富化。為此,網紅書店通常采用的是“二房東”模式,即從商場手上租下場地,一部分空間用來賣書、賣咖啡飲料,剩下的則轉租給其他品牌,用以在書店內售賣文創(chuàng)、潮玩及舉辦各種展覽活動,來給顧客們創(chuàng)造更多消費選擇。

但書店的復合業(yè)態(tài)并不是簡單的做加法,書店既不是咖啡、文創(chuàng)的生產者,也不是品牌方,洞察和探索遠遠不夠。

術業(yè)有專攻。真要深究起來,網紅書店賣咖啡比不過咖啡店,賣文創(chuàng)賣不過精品店,聰明的消費者不會愿意在書店里充“冤大頭”,看起來多管齊下的觸手,實則可能什么也沒得到。

并且,更多的業(yè)態(tài),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和運營成本,再加上高昂的租金和空間設計裝潢成本,以及越來越短的出版社賬期,“最美書店”變成了相當重資本投入的模式,對資金鏈的要求很高,一旦出現問題,崩盤是必然結局。

言幾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拿到融資的言幾又一路高舉高打,幾乎是無縫銜接狀態(tài)。2017年時,言幾又已經在全國開出了近40家門店,包括面積3000-5000平方米的大型店和500-1000平方米的小型店;2018年,言幾又西安邁科中心動工,一個書店就投入了1.4億元,而言幾又的B輪融資才不過1.2億元。

體量越大,窟窿越大,跨區(qū)域跳躍式布局單店,也增加了管理難度。2018年12月最后一次融資過后,對資本高度依賴的的言幾又直線隕落。

突如其來的疫情,又成了為壓倒言幾又的最后一根稻草。言幾又客流同比下降80%,營業(yè)額損失95%,欠薪欠租欠款事件全面爆發(fā),積重難返。

仿佛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大批像言幾又這樣從“黑馬”淪為“資金黑洞”的網紅書店紛紛倒閉。

據《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yè)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共有1573家書店關門,是2019年閉店數量的三倍多。

實體書店生存情況

說到底,網紅書店們高估了自身的造血和引流能力。噱頭十足的高顏值,確實能帶來熱度,但這種方式能勾起人的好奇心,卻很難培養(yǎng)出消費習慣,打卡講究新鮮度,卻不講忠誠度,言幾又排隊時間太久,那就去西西弗好了,在消費者這邊,從不缺選擇。

新鮮和刺激感總會過去,同質化的美看多了就會產生審美疲勞,最終還是要回到“書籍”的本質上來。

03 轉型升級流于形式,網紅書店錯在哪了?

當網紅書店已司空見慣時,原本附著在它身上的神秘光環(huán)也會隨之消失。

無論是拍照還是打卡,賣咖啡亦或做文創(chuàng),其實都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它至少得滿足書店的要求。網紅書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在裝修和營銷上,唯獨沒有認真選書,相當于只考慮如何把人吸引進來,卻沒有想過如何把人留下來。

拿標配背景墻來說,書擺得很滿,但很多都在高處,根本拿不下來,甚至用假書湊數,純粹是為了拍照打卡,書籍淪為引流工具。而書籍選品、導引方式、品類分區(qū)、陳列推薦……本是體現一家書店差異化特色最直接的方式。

以言幾又為例,2017年時,言幾又的圖書銷售比例還維持在40%,2019年則降到了30%,有不少消費者吐槽,言幾又的排書布局隨意且混亂,華而不實,仿佛文藝的堆砌,甚至比不上傳統(tǒng)書店。

如果“多元化”是為了“去圖書化”,那么抹掉“書店”功能的網紅書店,也就失去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基。在言幾又式的失敗探索中,已傳遞出一個信號,網紅書店的轉型若只流于表面,帶來的所謂“流量”也只會稍縱即逝。

再進一步說,網紅和書店,兩者在屬性和氣質上本身就是矛盾體。網紅熱鬧高調,書店則靜謐低調,餐飲、美甲等服務業(yè)的加入,無疑加劇了書店內的喧囂指數,降低了體驗感。

網紅書店激進的擴張策略,再加上資本力量的助推裹挾,“急功近利”幾乎是擺在明面上的,根本沒有時間認真沉淀下來。

但書店由虧轉盈,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就說網紅書店們效仿借鑒的“誠品書店”,誠品書店雖然在1989年成立之初,就為首店配備了畫廊、酒窖和咖啡等消費區(qū)域,但真正做到與書店結合,卻花費甚久,在最初的十幾年里,誠品一直呈虧損狀態(tài),直至2004年才實現整體盈利。

這種虧損雖然超出了創(chuàng)始人吳清友的預料,但吳清友在創(chuàng)辦誠品前已是商界名人,坐擁臺灣餐具設備龍頭企業(yè),還涉足了房地產與證券產業(yè),資金的自足給了誠品步入正軌的底氣。

同時,歲月的積累又為誠品書店注入了真正的人文氣息。作為已經高度成熟的IP,誠品書店的市場認可度很強,這種競爭壁壘,根本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再看踐行文化空間模式較為成功的日本蔦屋書店,擁有會員六千萬左右,幾乎一半日本人都是蔦屋書屋的會員。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母公司CCC集團并非一家重資產公司,而是以大數據為主業(yè)的輕資產公司,通過創(chuàng)意運營和大數據為門店提供精細的個性化運營。

反觀曇花一現的網紅書店們,只學會了外形,并沒有領悟到精髓,便匆匆上馬,所以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赡苤钡郊w潰敗之時,這些網紅書店也沒想明白,究竟什么樣的書店才是讀者真正需要的。

始于“顏值”,忠于“閱讀”,書店的意義向來都在內容本身。提供什么樣的書和文化服務,走什么定位思路,怎樣建立起書店與消費者之間的深度聯(lián)結,都是需要考量的點,而不是單純的賺賠邏輯。

如果讓書淪為書店的陪襯,那本身就是場災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閱讀全文>>

近日,網紅書店言幾又因深陷關店風波再次受到關注。在關停北京、成都、西安的部分門店后,言幾又又相繼關閉了深圳、廣州的多家門店。戰(zhàn)略調整中的言幾又或許已認識到:光靠“顏值”救不了實體書店,網紅書店不能僅僅停留在吸引消費者前來拍照“打卡”的階段,還得真正找到可持續(xù)的盈利模式。

實體書店持續(xù)盈利,需要政府鼓勵扶持實體書店發(fā)展,也需要社會各界鼎力支持,更需要實體書店自身自強自立,大膽創(chuàng)新經營模式,尋找新的發(fā)展路徑。


實體書店紛紛打破傳統(tǒng)的賣書方式,變身為兼具教育、展覽、休閑等功能的復合空間,由此吸引更多人光顧書店、購買書籍。


書店大規(guī)模關店是一節(jié)生動的“市場課”。關店是市場行為,也再次證明把實體書店這個“文化地標”打造好,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書店在經營模式、服務方式、閱讀體驗等全方位無止境的創(chuàng)新,讓實體書店融入更豐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探索可持續(xù)的盈利模式,才能讓實體書店走出困境。

閱讀全文>>

又一家言幾又書店閉店了。


11月10日,位于北京王府中環(huán)的言幾又燈火通明,但大門緊閉。不少顧客走到門口才看到“內部調整”的指示牌,旁邊還放著“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客服”“會員卡可以公眾號在線下單購買商品”等補充說明。


聯(lián)系門店,店長助理張永回復:該店內部調整,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要撤店的消息,待使用的會員卡建議去北京其他門店或線上進行消費。


同時,商場方告訴經濟觀察報,該店今天正式解約,且為租期內提前解約。


至此,言幾又在北京營業(yè)門店僅剩3家,分別位于金融街、朝陽官舍和五棵松,相比其官網顯示的北京8家門店,已經關閉過半,其中位于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大街的首家“言幾又·今日閱讀”復合業(yè)態(tài)門店,已于今年早幾個月關閉。


除北京外,言幾又在成都、廣州、西安等城市的部分門店也陸續(xù)閉店或曾暫停營業(yè),包括位于成都IFS、廣州K11和西安邁科中心的,占地面積過千平方米的三家旗艦店。對比言幾又官網顯示的全國58家門店,一位在職員工表示,目前關閉的門店超過20家。


閉店,只是言幾又面臨的困境之一。


11月起,多名言幾又的離職或在職員工在社交平臺曝光被拖欠薪資和社保,涉及門店位于多個城市,拖欠時長不等。同時,被言幾又拖欠貨款的供應商,和存在退租糾紛的店中店經營者的不滿也越來越多。


經濟觀察報聯(lián)系言幾又,及其董事長兼CEO但捷,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11日早上8點,言幾又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兩條消息,分別為“言幾又11.11好物狂歡節(jié)來襲”,和位于成都IFS旗艦店內的一周活動消息。成都IFS表示,位于地下2層的言幾又書店于1個月前恢復營業(yè),縮減部分營業(yè)面積,改為Ole'超市。


曾經的“最美書店”言幾又,陷入今天的困境,是企業(yè)個例,還是行業(yè)通???


一、沒有好消息


作為前員工,徐果(化名)對言幾又的態(tài)度,從“共度難關”,到“還能理解”,最終變成“完全不滿”。


徐果從2019年加入言幾又成都總部,年底的新冠疫情讓她擔心過公司的經營情況,“春節(jié)以后店都開不到,但是我領導聽說有筆融資,大家也不是特別擔心?!?/p>


2020年開始,徐果發(fā)現,入職前說好每個月15日到賬的工資,開始不定期到賬了,“那時候其實還挺感謝公司的,因為知道實體行業(yè)都很難嘛,我們同事的心態(tài)也是共度難關?!?/p>


2020年2月,言幾又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特殊時期言幾又致顧客的一封家書》,號召消費者優(yōu)惠儲值以幫助公司。言幾又表示,從春節(jié)前開始的這場疫情讓所有實體經濟遭受重大打擊,還援引數據,自2013年以來的實體書店回暖期將宣告結束并持續(xù)暫停營業(yè),將有43.06%的實體書店撐不下去,“而我們,你所熟悉的言幾又,也無法幸免。由于受疫情影響,我們的收入銳減面臨極大的運營挑戰(zhàn)?!?/p>


徐果在朋友圈轉發(fā)了這條消息,她覺得,雖然行業(yè)很艱難,但至少公司還在努力,晚一點發(fā)工資“也是沒辦法,可以理解”。


隨著工資到賬的日期越來越不固定,徐果發(fā)現,從2021年開始,工資不僅遲到,甚至有幾個月直接消失了。只有不斷地追問領導和人力,才有可能發(fā)放部分被拖欠的薪資,“不是每個人都發(fā),鬧得兇的可能多點,也不是一次補發(fā)一個月,還收到過800塊錢。”


2021年10月,被拖欠了5個月工資的徐果離職,準備入職新公司的時候她發(fā)現,自己的社保已經被拖欠了7個月,這意味著,在補齊或斷繳社保前,她在新公司無法正常繳納社保。


那一刻,她對言幾又“非常不滿”,她告訴經濟觀察報,如果發(fā)不出工資還能被理解,但自己此前2個月被公司每月代扣的幾百元社保和公積金,并沒有被繳納,“就說不過去了吧?”


為此,徐果聯(lián)系公司的人力同事,沒有得到回復。她后來才得知,這位人力和自己的領導都已離職,“聽說我領導走的時候也被拖欠了幾個月的工資?!?/strong>


一位從北京中關村言幾又離職的店員表示,和徐果所在的成都總部支持部門相比,門店的情況要看實際營業(yè),他在被拖欠兩個月工資時已經離開,“萬幸的是,沒有漏我的社保?!?/p>


“言幾又欠薪”話題被曝光后,多名在職員工均表示,11月5日下午,公司召開內部會議,但捷在會上稱,將優(yōu)先解決員工薪資問題。


11月6日,廣州的一位言幾又員工提供的“薪資結算說明“顯示,廣州K11店全體員工8至10月的未結清工資,將于11月5日和15日前發(fā)放8、9月薪資,11月30日前完成發(fā)放10月工資。不過,這位員工在5日21:40,僅收到1千多元,被告知“不足部分于下周一發(fā)放”。他表示,自己2021年入職廣州言幾又,“從進來就沒聽過公司的好消息了?!?/p>


想要通過法律維權的員工們發(fā)現,對言幾又的勞動仲裁開庭,已經排到了2022年之后。


中國執(zhí)行信息公開網顯示,2021年5月至10月,因為四川言幾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言幾又文化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言幾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與多家地產、裝修、設備方的供應商存在合同糾紛,因“未按執(zhí)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均被列為失信企業(yè)。但捷作為上述企業(yè)法人被限制高消費。


除了被員工曝光欠薪、被供應商催收訴訟,言幾又面臨的困境,還有和店中店經營者的糾紛,和失去信任的圖書渠道。


一位曾和言幾又合作的店中店文具供應商表示,自己至今還有約30萬的貨款沒有收回。這位供應商解釋,線下門店給供應商結算有賬期,是業(yè)內通用做法,但言幾又從2020年后拖欠的程度,讓他無法繼續(xù)合作,“又需要我們的貨進場,又不及時付賬,上一批賣完了進下一批,可能錢都還在拖?!?/p>


另外,言幾又的圖書渠道也出現問題。廣州和成都的言幾又員工均表示,由于欠款未結,從2020年開始,中信、湛廬、上海譯文和理想國等多家知名出版社已停止向言幾又直接供書。這些出版社的書,言幾又只能通過圖書經銷商進貨,導致更高的經營成本。


二、書店們的模式


除了疫情沖擊,言幾又選擇的快速進商場開大店模式,本來就為經營帶來壓力。


官網顯示,言幾又是以實體文化空間運營為載體,集實體書店、咖啡文化、文創(chuàng)產品、文藝沙龍、特色體驗空間為一體的文化生活體驗空間,旗下包括今日閱讀、言寶樂園和言社等書店、兒童空間和創(chuàng)客空間。


但捷曾表示,自己從2002年開始做書店。2006年,言幾又的前身今日閱讀在成都發(fā)展社區(qū)書店。2008年,擴大經營面積,融合多種業(yè)態(tài)的今日閱讀走進商場,并拓展至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2014年,第一家言幾又營業(yè),“將書店升級為文化生活體驗空間”。官網顯示的58家門店位于成都、重慶、昆明、北京、天津、西安等10多座城市,因為便于拍照打卡,言幾又一度被稱為“最美書店”。


言幾又選擇的店中店模式,是但捷考察臺灣誠品書店和日本蔦屋書店后的選擇,即言幾又向商場租賃大面積門店后,除了自營圖書,還內設鋪位引進文具、家居等零售品牌。為此,2016年至2018,言幾又于在成都、廣州和和西安的三家旗艦店,門店面積分別為4000多平方米、2900多平方米和4500平米,均引入外部商家。


快速擴張的大店,需要資金支持。工商資料顯示,言幾又公開了四輪融資。從2014年今日閱讀升級為言幾又,獲得飛馬旅的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2015年,A輪融資獲星瀚資本、京東金融、英誼資本的2600萬元。2017年,B輪融資獲盛世資本、建發(fā)集團投資1.2億元。2018年,B+輪融資由洪泰基金和頭頭是道基金投資億元。


星瀚資本的董事總經理張昊曾分享,言幾又做商業(yè)綜合體的目的,不是為了販賣商品,其實滿足的是商業(yè)地產把人流吸引到線下、把人群黏住的需求。所以言幾又拿到的租金非常低,像大悅城這樣的知名商場在2019年給它的租金為5到6元/平方米/天,甚至很多地方免費或提供很長的免租期,吸引它入駐。張昊說,在這樣的租金下,言幾又吸引其他品牌和產品入駐,將一些展架、貨架出租,進行品牌招商,通過這方面盈利。


即使沒有租金成本,經營過程中的水電、員工和圖書進貨成本,讓言幾又多家門店出現虧損。


一位言幾又的前店長透露,其管理過500平方米和上千平方米的門店,任職期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最高月虧損近十萬元。


事實上,就連言幾又學習的誠品書店也放棄了大店模式。


2020年7月,誠品生活宣布,位于深圳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因嚴峻的新冠疫情沖擊,于2020年底結束營業(yè),大陸僅剩蘇州誠品店營業(yè)。2021年,誠品生活旗下首家小型社區(qū)店誠品生活時光于10月試營業(yè),誠品宣布“從2021年開始重新出發(fā)、用力開店,將加快拓展社區(qū)型小店”,計劃未來3年在臺灣將開出上百家社區(qū)店。


和言幾又類似的品牌連鎖書店,還有西西弗和鐘書閣。


11月4日,鐘書閣創(chuàng)始人金浩在朋友圈表示:這兩天相關言幾又的報道很多,實體書店確實不易,鐘書閣堅持把“書店開成書店”,書店以銷售圖書為主的方針,壓力也很大,一些書店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但怎么樣把書賣好確實需要研究。


相比鐘書閣和言幾又的大店模式,一位商業(yè)地產招商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西西弗的門店面積相對更小更靈活,擴張速度更謹慎,不一味追求大店,“圖書選品和會員體系也更成熟。”


在言幾又陷入困境的同時,位于北京的獨立書店參差書店也宣布將于年底閉店。店主表示,在價格上,書店沒有任何競爭力,“書店用五六折,甚至七折的進貨價,賣八九折,而其他渠道是四五折,消費者買一本無差別的標準化的商品,書籍,憑什么要花費更多的錢從書店買呢?”店主還判斷,人們的生活已經轉移到線上了,書店作為消費終端渠道是可以替代的。


三、還有書店


從商業(yè)地產的角度,也許書店還不會完全被替代。


前述招商人士分析,首先,商業(yè)項目在前期規(guī)劃時,需要考慮多種業(yè)態(tài)的復合,書店作為文化業(yè)態(tài)的代表,因為“可以逛”,是整個商場的引流部分。另外,相關部門在前期規(guī)劃時,也會設置文化業(yè)態(tài)比例,書店還承擔公共文化空間的功能。同時,商場高區(qū)在招商時的選擇并不多,幾乎只能在體驗型業(yè)態(tài)里進行選擇。很多高區(qū)門店的門臉小,進深長,只有書店能合適匹配。


雖然“書不賺錢”是行業(yè)共識,但來自相關部門的文化補貼,和來自商業(yè)地產的裝修補貼,也是書店的收入來源。


前述招商人士透露,部分地產方為了招商知名的品牌連鎖書店,在租金減免的基礎上,有時還能給出每平方米最高幾萬元的裝修補貼,“一個書店少說也是幾百平方米,裝補就是幾百萬。”


一家書店陷入困境后,總有新的書店品牌汰換。前述招商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誠品(在大陸)沒有開店目標后,現在最熱門的是蔦屋書店。一位圖書行業(yè)從業(yè)者表示,蔦屋書店在中國也非自營,而是提供品牌、選書和裝修設計,具體運營由中信負責。


言幾又也嘗試通過這種輕資產模式走出困境。成都總部的員工告訴經濟觀察報,言幾又在2020年后開始嘗試輕資產模式,即與商業(yè)地產合作,幫園區(qū)提升文化屬性,以爭取租金減免、裝修補貼和合作運營等優(yōu)惠。2021年5月,言幾又在長春開業(yè)的東北首家書店就是這種模式。


據這位員工透露,此次大規(guī)模閉店,一部分原因也是企業(yè)轉型,“聽說,以后可能更多轉向輕資產?!?/p>

閱讀全文>>

創(chuàng)業(yè)視頻
更多

  •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在線客服

  • 創(chuàng)業(yè)螢火

    電話咨詢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0017053號-1
安徽螢火點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栢悅中心2412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1-63844003舉報郵箱: jubao@yinghuodd.com
日本阿v一本到不卡免费,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日韩黄色精品一区,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