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美食主播深陷負面輿論。
4月7日,有網友曝光密子君直播帶貨的無骨雞爪里有蟑螂,引發(fā)關注。而后,密子君道歉稱,蟑螂來自于自熬的紅油碗中。那碗紅油由于儲存過程中沒有用保鮮膜密封保存,導致蟑螂爬入。涉事商家饞仙味表示,產品密封且無菌生產。
@密子君 微博截圖
蟬媽媽數據顯示,密子君當前抖音粉絲數量為1474.7萬,帶貨口碑為4.71,近90天帶貨GMV為1000-2500萬。據網友提供信息,這款雞爪當晚共賣出3000多單。
在密子君之前,另一個以"大胃王"標簽出圈的頭部美食博主@小貝餓了 也曾陷入過翻車丑聞。
去年11月,@小貝餓了 被指帶了有質量問題的產品,盡管其公司已經發(fā)聲明解釋,但其視頻評論區(qū)目前仍有大量“反噬“言論。
美食博主是否更容易翻車? 這種風險又該如何避免?
頭部美食主播頻頻翻車
目前在抖音狂攬1474萬粉絲的@密子君,曾經火遍全網的身份是“大胃王密子君”,因其甜美的長相、苗條的身材與其巨大食量的反差,一度被稱為中國版“木下”。
幸運的是,在“大胃王限制令”下發(fā)前,其團隊就已經開始弱化大胃王的標簽,向青年探店美食家的方向轉型,從而得以在美食賽道中迎來了新的發(fā)展。
@密子君 抖音視頻截圖
近一年來,隨著各平臺的短視頻收益大減,不少美食達人嘗試走入直播間,帶貨與“吃”有關的商品,這其中也涌現(xiàn)出一些新的頭部主播,比如@密子君和@小貝餓了。而這兩位頭部主播,都曾陷入負面輿論,并且由于網絡的發(fā)酵,危機并未徹底解決。
今年4月6日,@密子君 進行了一場帶貨直播,她重點主推的一個產品是某品牌的無骨雞爪,該品牌與密子君聯(lián)合推出專屬產品,49.9元1000克,價格并不算便宜。
由于密子君之前做吃播積累下的名氣,很多用戶出于信任而下單。但有網友發(fā)現(xiàn)直播間展示的無骨雞爪里有蟑螂,并嘗試發(fā)彈幕提醒她,沒想到她并沒有解釋,而是簡單說了一句“那盆是樣品,我們不吃的”,隨后重新打開了一包繼續(xù)帶貨。
在相關直播切片視頻被傳播到社交媒體、引發(fā)二輪討論后,@密子君 發(fā)聲明道歉,解釋并不是產品出問題,是自己熬制的紅油有問題,但該說法并沒有堵住悠悠之口。相關話題依然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密子君也遭到眾多網友譴責,部分下單的顧客要求退款,她的網絡風評跌到了谷底。
憑借愛吃屬性、高顏值長相和一口地道陜西話的吃播達人@小貝餓了,日常穿梭在西安街頭的各類煙火鋪子中,帶領觀眾領略最地道的陜西美食,在抖音吸引了超1800萬粉絲的關注。
@小貝餓了 抖音視頻截圖
2022年11月,@小貝餓了 被博主@盛唐雷音 爆料售賣偽劣的兩款藕粉產品,有網友在評論區(qū)指出,“小貝宣傳時稱孕婦可吃,但有孕婦吃出了問題”。此外,@盛唐雷音 還質疑小貝帶貨的一款牛排為“假肉”,表示消費者購買后發(fā)現(xiàn)產品質量并不像宣傳中那么好。
一石激起千層浪,@小貝餓了 被卷入輿論中心,很多網友都在等待她的回應。彼時,已有360萬消費者從小貝這里買過商品,她的帶貨口碑分達“4.97”,平臺顯示“排名打敗了98.44%的同行”,但就是這樣一個口碑分很高的頭部帶貨主播,依然免不了被質疑。
在被爆料后,小貝兩次發(fā)布聲明,稱自己帶貨的產品經過嚴格篩選,沒有質量問題,其在直播中將“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也是口誤,并表示,“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介入,我們也正積極地配合調查?!?nbsp;當時,據紅星新聞報道,小貝將被質疑的幾款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或許是由于小貝和其背后公司在此事中發(fā)聲較晚,很多粉絲對于產品的疑慮并未消除,部分老粉怒而取關。
在這一次負面輿情爆發(fā)后,網友又翻出了@小貝餓了 此前視頻中的“槽點”。
有網友指出,@小貝餓了 拍攝視頻時不夠尊重商家。“我反感她是從她去自助面店,把面店除了清湯口味外的所有面都拿光,也不管店里其他食客。店家找她,讓她別這么拿,因為是現(xiàn)做的,后廚制作沒那么快,別的食客沒得吃了。她一邊表面答應,一邊我行我素,還吐槽店家嫌她吃得多。真是吃相難看!”
當然,翻車的頭部美食博主不止@密子君 和@小貝餓了。
@田野上的繁榮 以貨車司機的身份走紅于在B站和抖音,純樸的形象為其吸引眾多粉絲,并成功拿到了“百大UP主”稱號,很多粉絲叫他“小剛”。
小剛之前發(fā)布的吃播視頻,大部分都是吃速食之類的食物,很多粉絲心疼他,讓他吃點好的。但后期他開始帶貨,一切就發(fā)生了變化。他的直播賬號櫥窗,賣的幾乎都是速食產品,他之前吃速食的視頻也被認為是“為了帶貨做鋪墊?!?/p>
前段時間,小剛被網友爆料帶貨的白酒是假貨,粉絲向他提出質疑后,他拒絕道歉并拉黑了對方,還在直播時說:“就算我?guī)ж浀漠a品出問題了,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產品質量出問題跟我沒有任何關系。”
@田野上的繁榮 B站視頻
小剛的經歷暴露了低人設賬號的弊端——在運營的中后期,人設的存續(xù)是重要問題。正如UP主@老蔣巨靠譜 所說,“流量經濟下,你獲得了很多粉絲的喜愛,獲得了幾百萬的關注,那么就會有遠超原來的收入水平,然后在實質上脫離這個階層,但是受眾對你依舊保有刻板印象以及非常狹窄的功能性定位?!?/p>
頻繁翻車,原因何在?
從近半年的“翻車”事件看,美食賽道似乎成了重災區(qū),背后有何原因?
卡思認為,除了主播團隊選品環(huán)節(jié)不夠認真仔細、有所疏漏外,還有部分原因是食品行業(yè)的特殊性,它天然與人民群眾最基礎的物質需求掛鉤,受眾面廣,所包含的產品種類眾多,對選品的要求也較高,畢竟“食品安全無小事”。在3·15晚會上,我們也能看到,餐飲和食品行業(yè)常常是重災區(qū),被重點報道。
其次,卡思觀察到, 美食主播 經常會帶一些客單價較低的非成熟品牌的食品 ,有些是農產品,有些是地方特色小吃,供應鏈繁瑣,生產地遍布大江南北,生產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被主播團隊全面體察到。 由于博主本身是大IP,聚集千萬以上的人氣,因此負面輿情發(fā)酵后,就會面臨粉絲粘性和社會評價的雙重降低。
例如,去年11月,頭部美食博主@陜西老喬 曾因所帶貨的膜片質量問題道歉,而后又拿出專業(yè)檢測機構的證書“自證清白”,但看起來仍有大量粉絲并不買賬,近3個月抖音賬號累計掉粉22萬。
頭部直播機構@東方甄選 也被指出其直播間售賣的“厄瓜多爾白蝦”是養(yǎng)殖蝦而并非主播口中的野生蝦,還被消費者起訴。
@東方甄選 被指虛假宣傳
類似這樣的食品品類,生產和加工流程缺乏監(jiān)督,禁不起網絡放大鏡的審視,因此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
不管是供應商還是中間人,亦或主播,都有可能出現(xiàn)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問題。吃播達人轉型直播帶貨時,應該更加謹慎,不能為了賺錢而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而是要更認真對待自己的名譽和口碑,以免收獲一時的利益卻失去了粉絲的信任和支持,甚至面臨法律制裁。
據紅星新聞報道,若主播存在虛假宣傳,根據《廣告法》第56條之規(guī)定,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而如果確認主播所帶貨產品確有問題,主播需要為產品質量負責,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產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對于主播來說,愛惜羽毛的最佳選擇是強強聯(lián)合,選擇跟專業(yè)的MCN機構和選品公司合作,建立有效且合理的審查機制、以確保自己的合作方可靠都是穩(wěn)妥的舉措。
此外,頭部主播還應做好危機預案,一旦發(fā)生大面積負面輿情,能夠更快速、從容地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刪評論”了事。先安撫用戶的情緒,再進行澄清往往有更好的效果。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帶貨有風險,入行需謹慎。當美食內容創(chuàng)作者踏入直播帶貨的河流,某種程度上也是走進了一個全新的職業(yè)環(huán)境,這其中涉及電商和直播的信息點和細節(jié)之多,一不小心就會滑向深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