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 Android 旗艦手機來講,高通驍龍 8 系列一直都是旗艦的代名詞,除了高性能之外,高通每年最新的技術,8 系列 SoC 都是第一時間嘗鮮到的平臺,甚至說其構成了 Android 旗艦手機的體驗核心也不為過。
但最近兩年,高通接連兩代旗艦 SoC:驍龍888以及品牌迭代之后的驍龍 8Gen1 都飽受功耗發(fā)熱問題的困擾,加上競爭對手聯(lián)發(fā)科的乘勢崛起,這些也都倒逼著高通在今年的新旗艦 SoC 中,拿出更好的體驗。
而在11月16日,新一代高通驍龍8Gen2 正式發(fā)布,其中除了硬件/功能更新之外,下面這些有趣的地方,也值得你關注。
CPU 架構,為中國市場定制
每年新一代驍龍 SoC 發(fā)布,最受關注的當然是性能提升:今年無論是 CPU 還是 GPU 部分,其硬件規(guī)格都有明顯升級。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本次 CPU 部分的升級:驍龍 8 Gen 2 看似是從前代的【1+3+4】架構轉變?yōu)?【1+4+3】架構,實際則不然:四顆效能核心中,兩顆升級為新的 A715 核心,另外兩顆則仍維持與前代相同的 A710 核心。因此看似【1+4+3】架構,實際上應該是【1+2+2+3】架構。
這就引出了本代高通旗艦芯片 CPU 爭議最大的部分:為了保證 32 位 Android 應用能夠更流暢的運行,不會出現(xiàn)新款旗艦手機在運行舊款應用時反而更加卡頓的問題,高通只能將仍然保留 32 位指令集支持的 A710 核心留下兩顆,搭配剩余三顆 A510 核心。
32 位應用的支持仍然是一個爭議較大的話題,在全球 Android 生態(tài)中,由于有著 Google Play Store 應用商店作為最主要的應用分發(fā)渠道,且強制推動 64 位應用普及的進程從 2019 年就已經開始,因此國外用戶實際上不會感受到太大的使用問題。
但仍顯碎片化的中國 Android 生態(tài)在這一問題的推動上卻明顯落后,如果此時為中國手機廠商供應旗艦手機芯片的高通選擇在新一代芯片中強行推動 64 位應用支持,或許會引發(fā)大量國內用戶不滿,甚至將其推向競爭對手聯(lián)發(fā)科的懷抱。
實際上,首款僅支持 64 位應用的 Android 手機 —— Google 自家發(fā)布的 Pixel 7 Pro 在上市之后,有一部分海淘來在國內使用的中國用戶就發(fā)現(xiàn),日常使用的一些應用無法運行在 Pixel 7 Pro 中,并且不出意外,其中大部分是銀行金融類 App。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 Windows XP 系統(tǒng)當時的情況 —— 由于仍然有大量用戶基礎,微軟不得不延遲維護 Windows XP 的周期,但這樣的技術迭代最終仍然會在某個時間節(jié)點跨過這個門檻 —— 從現(xiàn)在國內手機應用商店推動 64 位應用的進度來看,或許也不會太遠。
手機游戲也有「光線追蹤」
本次硬件關于游戲的部分,除了 GPU 性能/功耗均有大幅提升之外,驍龍 8 Gen 2 還是驍龍平臺第一次支持硬件級別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其中更是展示了高通與 OPPO 聯(lián)合制作的一個移動端游戲 DEMO,來展示光線追蹤在手機端的實際效果。
據(jù)現(xiàn)場 OPPO 工程師介紹,除了 OPPO 負責 OPPO PhysRAY SDK 以及演示 DEMO 的開發(fā)工作之外,高通也在開發(fā)過程中承擔了大量調試工作,最終實現(xiàn)光線追蹤的 OPPO PhysRAY SDK,未來也將會開放給其他手機游戲開發(fā)廠商。
當然,移動端設備的光線追蹤也并不只是高通一家的專利:隔壁聯(lián)發(fā)科同樣是今年旗艦芯片的天璣 9200 同樣支持硬件光線追蹤,三星 Exynos 系列在今年年初發(fā)布的 Exynos 2200 同樣支持。
但對于已經如此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來講,新技術的加入并非完全是先行者通吃,而是更加看重綜合實力:誰能拉攏更多的手機廠商/游戲開發(fā)商,加入自己的技術陣營,一道適配優(yōu)化更多的游戲,同時降低手游的功耗、提升運行效能,才是最終在市場上成功的真正秘訣。
AI 性能再加碼
在驍龍 8 Gen 2 中,更強的 AI 性能也是另一大亮點:在升級的 Hexagon 處理器支持下,驍龍 8 Gen 2 可以以更強的算力更快地處理自然語言等需求,同時憑借 Hexagon 處理器的架構升級,驍龍 8 Gen 2 AI 性能實現(xiàn)了高達 4.35 倍的提升。
至于自然語言處理在手機中最重要的使用場景,幾乎所有用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智能語音助理/語音轉文字技術,在本次發(fā)布會現(xiàn)場高通還展示了搭載小米新一代離線語音識別模型的工程機,不僅能實現(xiàn)離線自動語音轉文字,還能憑借更強的算力同時生成對應語音內容的三語字幕,讓其遠程會議等使用場景中實用性更強。
除了語言處理之外,AI 效能在手機端還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在 5G 網(wǎng)絡連接部分,驍龍 8 Gen 2 能借助 AI 效能來優(yōu)化信號參數(shù),同時降低射頻干擾等。
去年在驍龍 8 Gen 1 中已經出現(xiàn)過的攝像頭全時感知能力,今年在驍龍 8 Gen 2 中再一次加碼:在現(xiàn)場的演示中,手機可以在息屏狀態(tài)下仍然低功耗地調用攝像頭,并且自動掃描附近的可能會用到的二維碼,或是通過前置攝像頭監(jiān)測附近是否有人正在窺視你的手機,可以通過自動熄滅屏幕來保護手機中的隱私信息。
據(jù)現(xiàn)場的高通工程師表示:這些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都只會留存在智能手機芯片本地處理,不會涉及到個人隱私的泄露問題,即使是手機廠商也無法將其中的圖像數(shù)據(jù)導出用作它用。
人人有份的首批上市
在高通正式宣布高通驍龍 8 Gen 2 之后,目前僅剩的疑問,就是會有哪些手機廠商即將會發(fā)布搭載驍龍 8 Gen 2 SoC 的旗艦手機。
由于首發(fā)高通新一代旗艦 SoC 除了能滿足一部分發(fā)燒友嘗鮮的需求之外,能獲得首發(fā)資格的廠商,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暗示與高通有著更加深入的合作。
因此,當高通新款旗艦 SoC 發(fā)布之后,各家手機廠商「搶首發(fā)」已經是每年必上演的戲碼,今年也不例外,區(qū)別在于目前包括小米、vivo、OPPO、一加等品牌使用的都是「首批搭載」這樣的字眼,而非首發(fā)這樣更加明確的藐視。
但這并不影響一貫喜歡「搶首發(fā)」的 Moto:在昨天宣傳海報中, Moto 甚至還用一張麻將牌,既是幽默形容 Moto 喜歡「截胡」的傳統(tǒng),同時也是在暗示自己才是「真首發(fā)」。
比較特殊的是,在這串「首批搭載」手機品牌的名單中,我們還能找到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的身影 —— 魅族。
已經在今年正式被吉利旗下子公司星紀時代收購的魅族,雖然已經不是 LOGO 第一次出現(xiàn)高通新旗艦芯片發(fā)布會中,但考慮到魅族已經時隔一年沒有發(fā)布旗艦手機,因此此次出現(xiàn)在首發(fā)廠商,已經是在明示魅族在旗艦手機市場的回歸。
作為魅族母公司的星紀時代,甚至還出現(xiàn)在高通官方發(fā)布會中,成為重量級嘉賓 —— 從拒絕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到成為高通發(fā)布會座上賓,在被吉利收購之后,魅族制造旗艦手機的戰(zhàn)略也隨之大幅調整。
但無論如何,魅族終于成為首批發(fā)布搭載高通驍龍 8 Gen 2 旗艦手機的其中一員,對于魅族粉絲來講肯定也是一個好消息。
結語
雖然本次高通驍龍 8 Gen 2 的發(fā)布,有著很多密集的技術點一同到來,但必須要面對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技術距離真正在消費用戶端普及,仍然尚需時日。
這也是擺在高通與手機品牌,甚至是應用開發(fā)者/游戲開發(fā)商面前的普遍問題:32 位應用的淘汰替換也好,手機硬件支持光線追蹤的應用也罷,在目前的階段,推動著這些技術進步的仍然是來自高通以及手機廠商在做的各種創(chuàng)新:這或許也是在高通發(fā)布會中,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小米、OPPO 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原因。
這些新功能,或許用戶未必能在購買手機的第一時間明確感知到,但仍是評價「一部旗艦手機是否真正好用」的重要標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