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營銷

你一定記得那只風靡全球的小黃鴨吧,人家要上市了。

上月初,小黃鴨(B.Duck )IP授權公司“德盈”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其招股書顯示,僅靠小黃鴨這一IP形象,德盈一年收入超2億港元,再次讓大眾見識了IP營銷的巨大價值。

最近幾年,“IP營銷”可謂大火特火,面對市面上魚龍混雜的IP營銷案例和方法論,大叔今天聊聊自己的看法。


為什么品牌需要IP營銷?

要弄清楚這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首先得搞清楚“IP”。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接翻譯過來是“知識產權”,所以,IP的核心其實是有獨特魅力、可以自帶流量的內容及其可以代表這個內容的符號。

如果非要做一個公式,IP=內容+流量+符號。(這里先劃個重點,下面會考)

IP的類型現(xiàn)在很多,包括不限于:文娛類(影視、小說、動漫、游戲等)、企業(yè)類IP(產品、服務)、文旅類IP(景點、博物館)、設計師IP(藝術家、潮牌)、個人IP(明星、某一領域專家、企業(yè)家、虛擬偶像)。

圖片來源:IP蛋炒飯

為什么品牌都需要IP營銷呢?大叔認為有3點理由:

第一:省錢。

品牌,尤其是2C品牌,都希望把自己做成一個IP,自帶流量,省了多少廣告費。

第二:出圈。

再厲害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影響力局限,因此,通過與其他IP的跨界合作,可以獲取該IP所影響的人群,所謂“出圈”。

第三:內容。

品牌是需要不斷通過內容創(chuàng)新建立與用戶溝通的,熱門IP就是一個很好的“社交貨幣”,不斷地強化你在消費者心中的心智。

省錢,出圈,生產內容……IP太好了,誰不想占這個便宜?可為啥大部分IP營銷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呢?可能與IP本身有關,也可能與做法有關。大叔先說具體怎么說,再說原因。

大叔認為,目前最通用的3種IP營銷打法,分別是:一把手IP化、外部IP授權、媒體IP共建,大家各有千秋。


一把手IP化:最省錢,風險也最大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雷軍和董明珠,二人光靠著“對賭”話題就上了好多頭條。

大叔曾經和董明珠IP背后的操盤手聊過,人家確實借助媒體的曝光把董大姐捧成了網紅,明星代言費都省掉了,格力直播,都是董明珠親自上。

前段時間,董明珠公開宣布,培養(yǎng)自己的二代“IP”,也上了熱搜。

大叔認為吧,這是品牌公關化的典型做法,所謂“公關第一,廣告第二”在中國的落地執(zhí)行,企業(yè)一把手的個人形象和IP就直接代表企業(yè)品牌,二者是強捆綁關系,無法割裂。

但媒體是一個放大鏡,高調的企業(yè)家,獲取了免費的流量和話題,但同時也和明星藝人一樣,成為公眾監(jiān)督的對象,但凡有些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品牌聲譽。

對于一把手IP化,大叔的建議是:

1、整體要適量。

老板能藏在品牌后面就藏在品牌后面。我們看現(xiàn)在火的新消費類品牌,從喜茶、到花西子,再到焦內,OPPO,三頓半,你連這幾個品牌的老板叫啥名字,估計都不知道,也就元氣森林的老板唐彬森最近曝光度比較高,但元氣也是一堆負面吧。

2、要因人而異。不是所有老板都天生是一個演說家,形象問題是關鍵,要在老板的“綜合能力低位值”上做IP包裝。

3、要分階段。企業(yè)沒有現(xiàn)成產品,或長期處在ppt階段,可以先把老板塑造成行業(yè)專家的IP方向。


外部IP授權:最花錢,但不持久

這個最常見,比如品牌花重金請明星代言,這是一種信任背書的“嫁接”,但隨著流量明星老出事,現(xiàn)在虛擬IP也很火。

從大叔實際操盤來看,請明星代言的性價比非常低了,這點可以看2個趨勢:1、你覺得很一般的品牌可以請到一線,說明一線的需求量在降低;2、最直接,你看多少明星開始走上直播賣貨道路,你就知道了,一定是沒有代言合同了。

因此,雖然流量明星和小鮮肉確實爆紅了,但持久力都普遍缺乏,再加上這些明星無法產出與品牌契合度高的內容,實際上,對品牌價值的提升,非常有限。大叔印象很深,有一段時間,雷佳音很火,同時有好幾個雷佳音的代言廣告出街,品牌沒記住,只記住了雷佳音那張臉。

除了明星,現(xiàn)在更受歡迎的外部IP來自文化圈,比如這幾年國潮很流行,故宮博物館等IP就特別特別火。懷舊風格也很“爺青結”,像葫蘆娃等IP也很火。這類IP自帶極強的內容屬性,確實可以較快“補足”品牌的一塊短板,從而實現(xiàn)出圈。

對于外部授權IP,大叔的建議是:

1、不能只盯著流量,要更關注內容。你寄希望于簽下一個微博粉絲過億的明星,然后就能實現(xiàn)銷售量過億,一定只是一個夢。

2、跨界成功的邏輯,一個是沒想到,意外,但有驚喜,有創(chuàng)意,好玩;另一個是激發(fā)用戶的共鳴情緒,比如懷舊。

3、迎合受眾可以,但不能失去品牌調性和企業(yè)價值觀。你看喜茶這么火了,都要和杜蕾斯跨界合作,雖然翻車了。守正才能出奇。


媒體IP共建:最被忽視,但占心智

這個比較容易忽視,也是大叔今天重點希望聊的。

一提到品牌公關,大家往往就認為是發(fā)軟文,投廣告、搞植入、搞關系……其實,這都是對品牌公關最粗俗的理解。公關真正的價值是幫助品牌建立信任感,而媒體平臺作為公信力的代表,二者擁有天然的契合度。

IP營銷的背后核心支撐其實是內容,而媒體是最擅長做內容的。公關如何借助媒體平臺來提升品牌的信任感呢?

大叔認為,IP不應該等于流量,而應該無限接近于品質,因此,只有讓品牌內涵與品質內容在價值感上相融互通,才能提升品牌的價值。

自媒體,其實就是媒體IP化趨勢之下的一個產物。比如“萬能的大叔”,憑借自己十余年的媒體和公關從業(yè)經驗,持續(xù)輸出有關品牌公關的內容,我逐漸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有23萬關注品牌公關領域的“粉絲”。

大叔認為,自媒體的崛起,其實讓傳統(tǒng)媒體意識到了“IP化”和“精品化”的重要性,于是紛紛把之前以“大頻道”和“大欄目”,變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工作室”和“細分欄目”,開始輸出在各個細分領域的精品內容。

12月14日,新浪新聞發(fā)布“逐浪計劃”,成立“亂碼注解”、“我媒事”、“軍迷圈”、“頭條新聞”、“微天下”、“故事部落”、“No.Youth”共七大IP工作室,專注多元化內容布局。

在從屬關系上,大叔了解到的情況是,七大IP工作室的團隊與原有頻道不存在隸屬關系,完全獨立,并直接向新浪移動產品運營總經理叢松匯報,也部分驗證了大叔的判斷。

其實,新浪新聞在今年就開始灰度測試精品IP欄目的路線,比如高端訪談類節(jié)目,從主流媒體到門戶,可以說是“標配”,而新浪新聞把重點放在了洞察“人性”上。

《一天零一頁》制片人黃妍認為,在泛娛樂化和信息爆炸的大環(huán)境下,深度的具有人文社會議題反而會變得稀缺和有價值,第一季訪談嘉賓中,有導演、藝術家、奧運冠軍、演員、歌手……娛樂只是一個切入口,通過關心個體的成長去看時代,與用戶產生共鳴。

《一天零一頁》第一季實現(xiàn)全網總播放量6000萬+,微博話題的曝光度達到了6億,每期內容均上了熱搜,并在豆瓣、B站等平臺引發(fā)熱議。

你可能比較好奇哪家品牌參與了這個IP欄目的內容共建呢?其中一家是中國移動。中國移動找了一個切入點,即#心隨意動 無界溝通#,與訪談類的節(jié)目內容貼合的同時,“無界溝通”更能展示節(jié)目的包容性,又植入了5G的功能點。

大叔認為,品牌商業(yè)價值在媒體平臺的有效呈現(xiàn),其實是非常依賴于內容價值本身的,只有節(jié)目的深度內容轉化為了品牌的深度內涵,才能強化品牌在用戶心中的溫度感和高端形象。

綜上,IP營銷的核心支撐是內容營銷,因此,企業(yè)不能只盯著自己的老板和外部IP授權,更要重視與媒體IP的內容共建。最后,大叔給出自己的3條建議:

1、“短”時代凸顯“精”的稀缺性。

短視頻、短劇、短文、段子、截屏……所有傳播素材都越來越短,反而凸顯了“精”和“長”的稀缺性。從這個角度,3種IP打造的方法,一把手IP和媒體IP共建均屬于慢工出細活,對企業(yè)品牌公關部來說,辨別和選擇能持續(xù)生產優(yōu)質深度內容的媒體,是一種能力。

2、IP營銷必須要有制造話題的能力。

企業(yè)花錢買一個IP授權,就能成功打造品牌?顯然這只是第一步,核心是內容和渠道。大叔認為,IP營銷絕不是唯流量論,但沒有流量也根本稱不上“IP”。對于媒體IP內容共建來說,很簡單的一個選擇標準:哪些節(jié)目上熱搜最多,且是正能量話題,就相對更有價值。

3、IP營銷得先“入圈”再“出圈”。

很多觀點反了,總是希望做一個IP營銷就能出圈,其實,用戶早就被分為了多個圈,IP就是在一個圈層具有影響力的符號,因此,不管是購買外部IP授權,還是與媒體IP內容共建,一定是先進入一個圈層,并實現(xiàn)在這個圈層的引爆,才能實現(xiàn)出圈,從而最大限度幫助企業(yè)提升美譽度和曝光度。

閱讀全文>>

創(chuàng)業(yè)視頻
更多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0017053號-1
安徽螢火點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栢悅中心2412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1-63844003舉報郵箱: jubao@yinghuodd.com
日本阿v一本到不卡免费,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日韩黄色精品一区,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