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上好幾個鬧鐘在 QQ 空間熬夜偷菜的那群人,十年后,又重新在螞蟻森林相遇。對重度螞蟻森林用戶來說,每天叫醒他們的不是夢想,是收能量。
數(shù)學(xué)課代表為大家做好筆記:行走能量每日上線 296g,支付寶線下支付每筆 5g,買電影票每筆 180g……
這樣算下來,要攢好久能量,才能兌換一棵最普通的梭梭樹。等待能量變成樹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有人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大好商機,做起了綠色能量球生意,悶聲發(fā)了筆大財。

無奇不有的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螞蟻森林能量也能做成生意。

某個和平常一樣的工作日早上,我看著又被偷走的能量發(fā)呆,忽然厭煩了這樣的社畜行為:每天含辛茹苦地攢能量,最后擁有小樹的卻是我的支付寶好友。
我心生一計,決定花點小錢成為氪金玩家,將好友的排名遠遠甩在身后,高高在上,傲視群雄。隨即我點開閑魚搜索 " 螞蟻森林 ",但反常的是,萬能的閑魚上竟沒跳出一件商品。
想必是官方不允許買賣綠色能量,因此屏蔽了部分明顯的關(guān)鍵詞。

一個合格的種樹人當(dāng)然不會就此放棄,我又嘗試分別搜索 " 種樹 "" 澆水 " 等關(guān)鍵詞,果不其然,一排排掛滿綠色能量的小樹出現(xiàn)在搜索結(jié)果中。
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能量球。
賣家的介紹也很誘人,一棵梭梭樹需要 17900g 能量,靠自己慢慢攢,至少也得半個月,還得時刻提防著鄰居來偷。
但如果在閑魚下單,賣家自稱有千人團隊,可以在 1 小時內(nèi)去你的螞蟻森林里,澆夠一棵梭梭樹所需的能量,而完成這一切只需要五塊錢。
也有人選擇單打獨斗,為客戶提供單人包月服務(wù)。每個月只要 15 塊,就會有人天天去你的螞蟻森林里為小樹澆水。
除此之外,賣家還出售各式各樣的螞蟻森林道具,能保護能量不被偷走的鉆石罩五塊一個,能加速能量成熟的加速卡五毛一張,能多收一次能量的雙擊卡 100 張 18 塊。
聰明的商人把公益做成了明碼標(biāo)價的生意,而且賣得很不錯。

譬如上圖這位老哥,半年就賣出了 1045 件寶貝,而賣家的成交記錄中顯示,這 1000 多件商品基本是螞蟻能量球。即使按較低的客單價 10 元計算,賣家也已經(jīng)妥妥地依靠賣能量賺了上萬元了。
有人還在天天為螞蟻森林被偷走的能量生氣,有人已經(jīng)靠賣能量狠狠賺了一筆,世界的參差大抵就是如此。
不過,這樣市場化的交易行為,倒也降低了不少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的風(fēng)險。微博上一度有許多人說過,因為朋友每天蹲點來偷能量,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交了。
許多用戶為了更快獲得證書,會選擇多人合種一棵樹,更容易攢齊種樹所需的能量。
合種隊伍里澆水最多的人可以決定種什么樹,通常情況下,多人決定合種一棵樹時,會給大家分配好每天澆同樣多的水,這樣最公平。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有人發(fā)帖吐槽說,隊友不講武德,在凌晨五點半伸出黑手,自己多澆水拿到合種權(quán),把隊伍的能量花光換成了其他樹種。
相比偷能量與合種的諸多麻煩,上閑魚買個現(xiàn)成的,顯然省時省心了許多。
八本包含各類樹苗的證書打包 50 塊,如果下決心當(dāng)個 RMB 玩家,花 66 塊血本便可以獲得一份珍貴的山桃證書。
搖身一變,瞬間成為朋友圈最耀眼的環(huán)保達人。

盡管官方明文禁止,但賣能量球的商家仍不在少數(shù),甚至還出現(xiàn)了許多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工作室。
貼吧、知乎、小紅書、豆瓣等社區(qū)都是他們的宣傳陣地,商家會在里面發(fā)許多硬廣軟文,把用戶引流到微信或閑魚等平臺下單。
在拼多多上,能量球月銷售量最高的商家,過去三十天已經(jīng)成交了 1.9 萬件。商品下方好評很多,多次回購的買家不在少數(shù),可見用戶需求旺盛。
但問題是,商家從哪兒搞來那么多能量球和種樹道具?
當(dāng)下,市面上賣得最好的能量產(chǎn)品,是 9.7kg 的巨型球。要知道,一次線下支付才 5g,而一個球就是 9.7kg,相當(dāng)于線下支付 1940 次,如果算每天走一萬步,連續(xù)兩個月才能攢到這么多能量。

能量球大而稀有,需要靠回收舊家電獲得,把家里不用的冰箱電視洗衣機啥的,賣給閑魚回收,交易完成后就能獲得一個 9.7kg 能量球。
一般人家里沒那么多神奇寶貝可供回收,只能望洋興嘆,繼續(xù)悶頭偷能量。
但這難不倒神奇的能量商販,他們會花時間找到回收點的聯(lián)系方式,和家電回收站談好合作。

之后每次有用戶下單 9.7kg 大能量球,他們便讓用戶在平臺下一個回收家電的訂單,留的是商家的地址,通過發(fā)空單的形式完成交易,得到大能量球。
一個 9.7kg 的能量球賣價在 8~15 元之間,幾乎沒有成本。賣家還能用這樣的方式為自己刷能量,然后把這些能量通過澆水或證書的方式再售賣出去,堪稱無本萬利。
此外,在閑魚上發(fā)布閑置相機,賣家用另一個號假裝拍下,確認收貨后,兩個賬號里都能獲得一個 2.2kg 的大能量球。
賣合種證書則更加簡單粗暴,賣家手里通常有許多個螞蟻森林賬號,只要加上賣家支付寶好友,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能量,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為樹澆夠水,然后用能量去兌換你想要的證書。
并且,許多人購買 9.7kg 大能量球時,會搭配一些保護罩一塊購買,以免重金買來的能量被順手牽羊。
賣家會專門去收集保護罩、雙擊卡等道具,因為賣家賬號多,自然會有更大基數(shù)的道具,除了靠自己養(yǎng)號,一些賣家也會去市面上收購,低買高賣。

甚至可以通過以物換物的形式,用澆水換來道具。如果不嫌麻煩,完全可以做到 0 成本。
賣家刷能量的方式五花八門,還有用腳本偷能量、刷步數(shù)、候補火車票等等。他們專門盯著螞蟻森林的規(guī)則研究,一有新出的路子,立刻研究出對應(yīng)的刷能量方案。
總之,為了碳減排,他們真是操碎了心。
用戶購買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人是為了超過總是排在他前面的好友,有人單純想要一個好看的證書,有人希望在朋友圈里擁有一個環(huán)保達人的人設(shè)。

各種奇奇怪怪的原因,讓十年前粗糙的種菜偷菜行為,硬生生變成了一條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而且買的人和賣的人,全都樂在其中。

賣家賺到了錢,買家擁有了樹,但最大的贏家還是阿里巴巴。
五年前,支付寶在 App 里上線螞蟻森林功能,和十幾年前的種菜游戲如出一轍,但更加寫實,畢竟人家真的去種樹了。

這個設(shè)定一下點燃了用戶的熱情,五年過去了,許多人的支付方式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微信,卻依然每天按時去螞蟻森林打卡。有人評價說:" 如果不是要種樹,早就卸載支付寶了。"
支付寶將螞蟻森林的能量獲取,綁定在其生態(tài)下的系列產(chǎn)品里,用戶只有完成某項任務(wù),才能獲得更多種樹的能量,這無形中增加了用戶黏性。
另一方面,螞蟻森林通過設(shè)置偷取能量、排行榜等互動功能,讓用戶間的關(guān)系連接得更加緊密,基于螞蟻森林,支付寶才能離它一直想做的社交美夢更進一步(雖然依舊沒有很近)。
從產(chǎn)品層面看,螞蟻森林讓用戶每天主動打開支付寶,增加了停留時間,同時借能量之名,培養(yǎng)用戶的使用習(xí)慣,比如用支付寶買電影票、充話費和線下支付等。

而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以螞蟻森林為切口,進入了一個超萬億規(guī)模的市場:碳交易。
這事兒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1997 年,聯(lián)合國通過了《京都協(xié)定書》,協(xié)定書是為了解決碳排放問題,它給每個國家設(shè)定了排碳份額,大家都不能超。
但實際情況是,有些發(fā)達國家碳排放量高,而工業(yè)落后的國家沒那么多碳排放需求,配額用不完。因此,協(xié)議書中規(guī)定,碳排放的配額可以自由交易,碳交易市場因此形成。
阿里巴巴的螞蟻森林,其實相當(dāng)于在每個人的支付寶上,設(shè)立了一個碳賬戶,用戶自愿低碳減排,螞蟻在線下種樹。

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已有 5.5 億用戶參與了螞蟻森林活動,共有 2 億多棵樹被種下,在這個過程中,累計碳減排超過 1200 萬噸。
螞蟻金服負責(zé)人曾說過,螞蟻森林未來將參照國際上一直通行的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開展減排項目交易。
這個邏輯是,先讓大家行動起來,參與到碳減排當(dāng)中,讓世界看到個人用戶對于碳減排也有著極大的貢獻,進而推動碳交易市場面向消費者開放。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做螞蟻森林的野心,不光只是讓大家種幾棵樹,搞搞公益,還有借此提升用戶黏性,以及切入碳交易這個擁有巨大潛力的萬億級市場的目的。
盡管,螞蟻森林后來有發(fā)公告,說如果因螞蟻森林種的樹產(chǎn)生碳匯,將全部用于公益。
不過,這和普通用戶也沒啥關(guān)系。
對他們來說,最要緊的是今天的能量不可以被偷,再攢幾天就可以換到新樹苗了,也許有機會還能去沙漠看上一眼。

而且螞蟻森林也有溫柔的一面,小樹會偶爾對你說情話。
